這幾年我一直看好香港住宅樓市,唯獨是納米樓的市場,我就極度看淡,從不建議大家購買。最近出現多宗納米樓見血成交,真係聞者傷心,見者流淚,希望大家都不是當中的受害者。
最新鮮熱辣的一宗見血個案,是恒地旗下蝶翠峰第五期的尚悅.嶺,地址在元朗大棠路 99A 號,兩座住宅大廈共 504 個單位,以納米單位為主,最低實用面積只有 174 平方呎。物業在上月開始入伙,最新一個二手蝕讓個案在高層J室,實用面積 195 平方呎,原業主於 2019 年以 364 萬元一手購入,持貨僅一年多後以 345 萬元沽出,帳面蝕讓 19 萬元,連同 10% SSD 稅共蝕了超過 53 萬元,認真慘情。
尚悅.嶺是非常典型的納米盤開積,每層兩電梯共十一個單位,只要你看一看這樓盤的平面圖,就會明白點解很多人都沒有搬入去住……由於這樓盤在市場上湧現大量租盤,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,目前租金叫價持續向下,最便宜租盤已經跌至七千至八千元,實用呎租只有三十多元,回報率只有兩厘。
另一個案例就是佳源國際及陞域集團發展的「龍床盤」屯門菁雋,一個實用面積 177 平方呎的開放式單位,近期以 289 萬元易手,帳面貶值約 7 萬元。由於原業主持貨僅逾一年多,轉手需付 10% 額外印花稅,相關稅項由買家支付。
除了在新界外,市區的納米樓也出現蝕讓二手成交,例如筲箕灣柏匯低層 B 室單位,實用面積 188 方呎,本月以 428 萬元轉手,持貨五年輸掉接近 20 萬元,而比較同期的中原樓價指數,五年內就上升了 30% 以上;長沙灣納米盤 AVA 61 出現數宗撻大訂個案,遭發展商沒收樓價 15% 訂金,樓盤以納米單位為主,實用面積由 161 至 232 平方呎,發展商將撻訂貨推出重售,最多減價一成,代表早前一手買入的業主,絕大部分在帳面上都要虧損。
目前很多納米盤在收樓之後,都立刻放租或放售,出現「人踩人」的情況,業主互相鬥平,將租金及售價越壓越低。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,可能是當初不少業主,都是「上咗車先算啦」的心態,或是「成功靠父幹」,由父母幫孩子畀錢購買,而當大家看示範單位的時候,發展商並不會將正常人住屋內的所有傢俬及雜物,全部擺放在示範單位之內,所以買家看後感覺良好,並不會覺得有問題。但到真正收樓之後,就會真相大白,原來一百多呎真係唔夠住,所以寧可繼續租樓,至於「成功靠父幹」的子女,就繼續住在父母的大屋,每天有工人姐姐照顧,而不會自己一個人搬入去。
根據我的粗略計算,在 2011 年至 2020 年期間,共有接近一萬個面積少於 260 平方呎的納米單位推出市場,其中以恒基興建的數量最多,佔納米樓總數約三分之一,是各大地產商之首。點解恒基特別多納米樓?估計當中的原因,是很多納米樓的發展模式,都是強拍重建收到整合業權後再發展,而這些地盤面積通常比較小,用來興建納米樓才可以賺到較多。
摘錄自東周刊 910 期 Book A 【投資樂園】
香港樓價全球最貴 不吃不喝十九年才可以買到樓 🏙
相信喺香港買樓置業,應該係好多無殼蝸牛嘅夢想。對於大部份打工一族嚟講,上車談何容易?
何家威先生係物業投資專家,喺日本同香港都有物業投資,今次將會通過一小時嘅免費課程,教授大家如何首次置業上車。
課程將教授:
🏚 買樓上車準備方法、揀選合適物業
🏚 申請銀行按揭嘅秘訣
🏚 如何喺短時間內儲到首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