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一直看好香港銀髮業務的前景,特別是經營安老院的公司,本身也有投資相關股票。目前全港共有三間這類型的上市公司,包括松齡護老( 1989 )、嘉濤( 2189 )及恒智( 8405 ),由於財政年度都在三月底,所以最近都發出 2020 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。
我詳細研究這三間公司,不過重點並非分析業績,而是希望解開我心中一個大疑問:松齡在今年初賣殼,控股股東將 4.69 億股賣給鄧成波及兒子鄧耀昇 Stan,總代價 7.73 億元。
松齡股價長期處於 0.6 元水平,提出收購價 1.647 元,等於暗示市值高達 14.8 億,而嘉濤及恒智的市值只是 5.4 億及 3.8 億元。究竟這單 Deal 有冇 Over-priced?咁大單交易很少會計錯數,到底背後條數點計?
我首先調查安老院的實際經營及財務情況,發現全港甲一級安老院的 Profit Model 是非常接近,收費範圍都是 11,000 – 13,000 元床位費 +1,000 – 3,000 元其他費用,單人房額外加 2,000 – 5,000 元,員工與宿位比例有硬性規定,所以員工成本通常佔 33%、物業開支 15 – 20%、經營開支 10 – 12%、其他開支 5 – 8%等,最後 Net Profit Margin 就是 30 – 35%。所以松齡市值可直接與其他院舍比較,如果嘉濤四間甲一、三間甲二及一間 Unrated 院舍共 1129 宿位的市值是 5.4 億,松齡八間甲一 1036 宿位,加上松齡雅苑、松齡樂軒、蔚盈軒等收費 3 – 6 萬高級院舍 202 宿位,及 79 個活躍長者公寓,合理市值就是 8 億元。
不過我在松齡的財務報表中,發現一個天大秘密:公司物業、廠房及設備帳面值7.91億元,其中 6.45 億物業用作抵押,貸款金額 6.12 億元,利率 1.13 – 2.75%……這就奇怪了!對於香港的銀行,怎可能拿工商物業借到 6.12 / 6.45 = 95% 的 LTV?就算俾你借到,按揭利率起碼十厘以上,不可能只是一至兩厘!
經過多方面的調查後,目前松齡抵押給銀行共有7個物業,銀行背後估價約14億元, LTV 其實是 43%,但財務報表只反映出 6.45 億元,背後 Hidden Value 是 14 – 6.45 = 7.55 億,那麼公司合理市值就是 8 + 7.55 = 15.55 億元。所以 4.69 億股的 52% 公司股權,價值應該是 15.55 億 × 52% = 8.09 億,波叔及兒子 Stan 用 7.73 億元購買,除了賺取 8.09 – 7.73 = 0.36 億的差價外,還節省了 3 至 4 億元的殼價,算是不錯的交易。
除了 Balance Sheet 有 Hidden Value 外,松齡的 P&L 也是一樣。如果單看業績報告,松齡 12.0% 的利潤率遠比嘉濤 35.8% 為低,但既然全港安老院 Profit Model 非常接近,為甚麼利潤率相差這樣遠?最主要的原因,是松齡數間高級院舍仍在剛建立的階段,盈利情況當然不好,但只要經過兩至三年,就可以達到正常 35% 的利潤率。
松齡半年收入 1.2 億元,假設每年宿位加價 5%,三年後增加 450 個宿位(較今天升幅 34% ),到時每年收益 = 1.2億 × 2 × 1.05 ^ 3 × 1.34 = 3.72 億元,盈利= 3.72 × 35% = 1.3 億元,等於目前股價就只有 10 倍 PE。
當然松齡最大的潛力是「幻想空間」及「銀髮市場藍海」:鄧耀昇旗下 Stan Group,業務包括房地產投資及管理、酒店、餐飲、通訊、金融等一大堆領域,擁有超過 3,000 名員工,與家族共同管理數百億元房地產組合,難道只會買間上市公司來做安老院?將來會否注入更多資產?這就要拭目以待了。
摘錄自東周刊 904 期 Book A 【投資樂園】
生意更上一層樓的獨門秘訣 ✨
提升自身嘅財務知識,了解生意狀況,先可以令自己嘅生意更上一層樓。Hanna Chan 作為資深會計師,對於財務知識就再清楚不過。
由佢親授嘅課程內容特色如下:
🏷 用顯淺、易明白、生活化及實用的表達方法講解收益表各基本細項:如收入、成本、營運支出等
🏷 針對個人中小企人士在生意角度,如何理解及運用收益表
🏷 提供一些在運作或管理上中小企業的有用貼士及注意事項